婴幼儿型青光眼

婴幼儿型青光眼

 

婴幼儿青光眼是先天性青光眼最常见的一种类型,是由于前房角膜发育异常所致,也可由其他眼病或全身性先天异常而引起,有的一生下来就能发现,有的在出生后一段时间症状才明显。通常在3岁以内发病者都属此类型。双眼发病者约占2/3,男性多于女性。约有 1/4的患儿有青光眼家族史。因常有眼球扩张增大,故又有“水眼”或“牛眼”之称。

婴幼儿型青光眼由于出生时房角发育异常已经存在,因此多数患儿在1岁内就出现症状,如畏光、流泪,尤其在明亮光线下更加明显,有的孩子为此常躲在母亲怀里或藏于枕下。由于眼压高,患儿经常哭闹不安,特别是晚上症状较重。

这类青光眼还多伴有眼球的其他异常,如角膜增大、角膜失去光泽、雾状混浊或有条纹状白色混浊。有些患儿眼球变大且向前突出,外观形如水泡,这种发蓝的、水汪汪的大眼睛常被一些家长误认为孩子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,而延误治疗。

因此,在婴幼儿时期,如果发现患儿眼球较大,有畏光、流泪或夜间哭闹时,应找眼科医生检查,通过测量眼压、检查眼底确定有无先天性青光眼。另外,正常角膜是光滑透明的,而婴幼儿青光眼的角膜多有不同程度的混浊。轻者水肿呈雾样,重者可引起整个角膜呈灰白色混浊。

那么, 怎样才能知道孩子是否患有青光眼呢? 婴幼儿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
1.畏光、流泪、眼睑痉挛是本病三大症状。新生儿或婴幼儿出现这些症状时,应作进一步检查。

2.黑眼珠大、角膜混浊,眼压多在35~45mmHg左右。角膜增大,横径超过12mm(正常婴儿角膜横径约10 5mm)。因上皮水肿,外观呈毛玻璃样混浊。有时可见到后弹力层膜破裂,典型表现为角膜深层水平或同心圆分布的条纹状混浊。

3.眼压升高、房角异常、青光眼性视神经乳头凹陷及眼轴长度增加,这些体征对确诊十分重要。但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检查,才能确认。

4.本病流泪症状和角膜增大应与婴儿鼻泪管阻塞、先天性大角膜相鉴别。产伤也可导致角膜后弹力层膜破裂,患儿多有产钳助产史,角膜条纹多为垂直或斜行分布。

婴幼儿型青光眼,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是关键。如果耽误了时机,高眼压造成的眼球变形和视神经损伤将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。

手术是治疗婴幼儿性青光眼的主要措施,可通过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开术控制眼压。眼压控制后还须矫正并发的轴性近视,以防弱视形成。手术成功者其愈后良好。如发现较迟或手术拖延得越晚,对治疗效果影响越大。

 

 

*该文曾刊登在2012年3月1日“新州周报”B7版。

Site Login